唇腭裂儿童术后语音治疗的要点及程序
语音训练是语音治疗的最关键内容,也是最困难的内容。语音训练时,应考虑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知识及治疗的需要等。训练尽量要做到个体化(一对一),训练频率为每周三至五次,每次至少持续30分钟。
语音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立正常语音,目的是通过感知训练和构音训练诱发及稳定构音,建立语音对比。第二阶段为学习转移,目的是将已学习的目标语音转移到其他层次,如词语的不同位置、不同的语音环境、同一语音类别的其他语音及不同的语音单位。第三阶段为维持,目的是维持已矫正的目标语音能力,并将正确的语音运用于正常生活中。
一、语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1.根据患者年龄及语龄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如前所述,正常儿童的语音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唇腭裂儿童的语音发育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部分腭裂儿童的语音发育年龄较正常儿童晚一年左右。在进行语音训练前,首先应考虑患儿的年龄,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和语龄制定相应的语音训练计划。
2.语音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
3.确保语音训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尽可能应用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功能配合语音训练。
5.注意阶段总结,适时调整训练目标。
二、溶入游戏法对唇腭裂儿童进行具体的语音训练
在对唇腭裂术后儿童的生理及语音特点有以上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将语音训练目标溶入到游戏之中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既符合其身心特点,又能激发其主动参与活动的主动意愿,寓教于乐,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一)用游戏法对其进行发音和拼音矫正训练
在孩子的游戏中,老师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孩子的游戏进行指导和点拨,在提高孩子游戏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语音语言的发展,如:在训练唇腭裂术后儿童语音的元音发音时,老师除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发音的口形、舌位并结合自身示范让孩子观察模仿外,还可利用简单的游戏来训练:学习发元音“a”时,教师可与孩子模仿瞌睡打哈欠的动作,待口形正确以后在模仿发音,或与孩子玩山谷回音的游戏,双手作喇叭状放于嘴前(此游戏也适合发其他单音及词、句);又如在学习发元音“u”时,教师可与孩子玩开火车的游戏,手拿橡胶圈,边模仿开火车的动作边发“u”音,也可用短小的音乐儿歌来练习,如边唱“火车开了,呜”边练习;又如,当孩子发音出现方法替代的错误发音方式时,可通过触体感觉、视觉观察的方法让孩子体验正确的发音,例:当其把送气音p发成不送气音b时,教师可让孩子将手背置于唇前模仿发音,有气流送出证明此音发对了;或者让孩子手拿羽毛放唇前然后发音,若羽毛动了,则证明发音正确。在孩子基本能独立正确发目标音后,教师也可利用比赛性质的游戏来巩固其发音准确性,如教师事先将孩子所要练习的目标音列于一张表格内,请孩子独立发音,发对一次就用小印泥拓一个小印章,以此作为鼓励,或者还可以依次累计小印章,累计规定数量的印章后可奖励其最喜欢玩的玩具。
(二)用游戏法增强幼儿的口肌能力、口肌活动能力及对口肌的控制
1.口唇的练习:如噘起嘴唇并前凸做口哨状,模仿火车叫“u”;还可以上下唇间用力含住物品,如纸张、压舌板等,老师用力往外拉,增加上下唇的肌力;或者还可以比赛用双唇夹海苔、干净纸张以及在嘴上涂上口红,比赛在白纸上印口红印。
2.舌的运动练习:如伸出舌头,然后用压舌板顶着舌尖,舌头用力跟压舌板斗力;还可以模仿马蹄声。
3.口腔吹气练习:如吹燃烧的蜡烛、碎纸片、口琴、气球,还可以用吸管吹水泡、肥皂泡等 ,从而进行腭咽闭合不全的训练。
语音训练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过程,患者及训练者首先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语音训练虽然是帮助语音障碍患者恢复正常语音功能的一个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保证,与手术年龄、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等也有密切关系。
上一篇:唇腭裂儿童术后语音问题的原因及症状表现
下一篇:小儿腭裂术后如何进行言语训练